一場巨大的航空事故在8日凌晨突然襲來,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吉隆坡飛北京的MH370航班在起飛一個多小時后在雷達上消失,至今沒有被發(fā)現(xiàn)蹤跡。盡管截至目前已經(jīng)有多個國家參與搜尋,但依舊沒有找到任何有效信息。
搜救工作依舊是第一位的,但馬航所面臨的財務困境已經(jīng)由此愈加捉襟見肘。如果飛機最后被證實失事,那么履行賠償義務可能致使這家已經(jīng)近3年連續(xù)虧損的馬來西亞上市公司重組或倒閉。
馬來西亞航空在該國是國有企業(yè),相當于馬來西亞的國家航空公司,成立于1937年,有著悠久的歷史。但自2004年該國的亞洲航空上市以來,馬航的日子就開始越來越艱難。亞航主營東南亞航線,策略是廉價機票。亞航的非國企低成本優(yōu)勢突出,令馬航幾度采取措施自救,但由于工會組織強大,馬航想縮減成本的策略至今沒能成功。
股價遭遇暴跌
失聯(lián)航班事件發(fā)生在上周六,經(jīng)過周末兩天的搜尋,失聯(lián)航班并沒有什么消息。到了本周一,恐慌和擔憂席卷了整個亞洲市場,早盤開盤之后,多國重要股指顯著下跌,包括A股。上證指數(shù)周一暴跌2.86%,報收于1999點,跌破2000點大關。日經(jīng)225指數(shù)周一下跌1.01%;馬來西亞的吉隆坡綜指當日下跌0.56%。
于馬來西亞吉隆坡交易所上市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股票在周一遭遇大跌,開盤跌幅高達16%,之后盤內(nèi)收窄跌幅,至收盤下跌4%。該公司股票成為吉隆坡交易所換手最頻繁的股票,當天交易2.12億股。同為上市公司的馬來西亞機場控股公司的股票也下跌了3.8%,創(chuàng)自去年9月以來的最大跌幅。截至周二,該公司股票收于0.24馬來西亞林吉特/股。
作為馬來西亞貨幣的林吉特也受到事件的影響,兌美元下跌0.6%。截至周二收盤,1美元大約兌3.2853馬來西亞林吉特。
3月12日已經(jīng)是客機失聯(lián)后的第五天,在多國多設備投入下依舊沒有下落的情形正在加重恐慌。馬航的股票盡管暫時穩(wěn)定在0.24林吉特,但進一步的走勢依舊不太樂觀。
對此次客機失聯(lián)的原因,市場上出現(xiàn)了很多猜測,尤其是對恐怖襲擊格外擔憂。循著恐怖襲擊的猜測,市場上出現(xiàn)了馬來西亞航空的股票被提前做空的消息。這種猜測并沒有太多的證據(jù)支持,只是根據(jù)馬航的股票近期都在下跌,以及馬航官網(wǎng)投資者關系欄目下的該股票走勢,自2月17日開始,馬航的股票就一直處于下跌通道。
但這種說法并沒有獲得更多的支持。一位香港對沖基金經(jīng)理就認為,馬航股價的下跌可能更多的是源自其并不好看的業(yè)績報告。
對于提前做空的猜測也隨著兩名使用假護照登機者身份的曝光而弱化。根據(jù)馬來西亞政府公布的照片顯示,兩名使用假護照的人都是伊朗男青年,其中一名19歲,欲乘此航班輾轉(zhuǎn)偷渡去德國與母親相聚,是恐怖分子的幾率較;另一名被曝光的使用者身份還在進一步核查。
連續(xù)3年虧損
馬航出現(xiàn)如此大的航空事故,讓人不得不關注這家公司本來的“質(zhì)地”。根據(jù)馬航財報,該公司近三年的凈利潤都是負的。
馬航股票的這波下跌,剛好和其公布去年四季報業(yè)績的時間吻合。2月18日,馬航發(fā)布其2013年四季報,該公司去年四季度凈利潤為負的3.43億林吉特,約合1.04億美元;同比2012年四季度的虧損0.51億林吉特顯著加重。2013年全年馬航凈利潤共虧損11.7億林吉特,約合3.57億美元,是2012年全年虧損額的3倍。該公司2012年的凈利潤虧損4.33億林吉特,約合1.32億美元。2011年,該公司全年虧損25.2億林吉特,約合7.64億美元。
馬航業(yè)績的頹勢應該說起源于2004年,這10年間馬航都備受廉價航空公司的競爭壓力。馬航作為馬來西亞老牌航空公司,一直以服務好、安全記錄高為宣傳亮點,但其客流份額卻逐漸被后起之秀亞洲航空蠶食。
亞洲航空也是馬來西亞的航空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亞航于2004年登陸馬來西亞交易所,發(fā)售7億新股,融資8億林吉特。該公司以經(jīng)營東南亞廉價機票為特色,已經(jīng)攻下了中國出游東南亞的主要市場份額。根據(jù)去過東南亞旅游及關注東南亞旅游的中國旅客反映,他們對亞航更為熟悉,原因是票價比較便宜,推廣比較有力。
根據(jù)中國游客的印象,亞航攻入中國市場是以搶購0元機票的方式開始的。早在幾年前,亞航就通過午夜放出0元東南亞短途航線機票的方式,籠絡了潛在客戶的需求。在票價方面,馬航普遍高于亞航,且在中國內(nèi)地的推廣力度不及亞航。
與其國內(nèi)風生水起的廉價航空公司亞航相比,馬航的國企身份似乎成了桎梏。亞航在經(jīng)營廉價機票中能夠獲利,與保持較高票價依舊虧損的馬航形成鮮明對比,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公司運營成本。
馬航作為國有企業(yè),運營成本較高,在面對去年年底燃油價格上漲的情況時顯得更加力不從心。馬航也想縮減其成本,減少虧損,但這項工作開展得十分不順利。其工會組織強大,對裁減人員和縮減工人工資及福利有較強保護,使得馬航削減成本之路基本泡湯。但多年來,馬航在經(jīng)營不利的情況下獲得了政府的資金支持,還維持著國家航空公司的形象。
只是,在這次意外的航空事件之后,馬航可能面臨高額賠償,這有可能成為壓垮這家國企航空公司的最后那根稻草。
或再啟重組
馬航和亞航在其國內(nèi)是前兩大航空公司,而且馬航也看到了亞航的成功,其挽救自身的工作也并非沒有做過。而亞航雖然是后起之秀,但也看中馬航占有的市場份額,兩家航空公司在2011年曾有過換股的意向,但該筆交易很快在第二年徹底破裂。當時亞航的首席執(zhí)行長費爾南德斯指責馬航工會阻礙了馬航迫切需要的運營調(diào)整。
事實上,馬航的振興之舉最早開始于2006年。馬航當時已經(jīng)意識到與同行存在的成本差距,它需要在艙位產(chǎn)品、品牌推廣、定價、分銷和網(wǎng)絡布局等方面進行改革。但是馬航歷次控制成本的改革都沒有成效,在近年虧損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需要靠政府資金支持來維持市場占有率,亞航對此非常不滿,認為這對其他航空公司不公平。
除了馬航自身感受到的危機,各研究機構對馬航的收益率越來越不樂觀。在其投資者關系頁面下,有很多來自投資機構的
最新展會 |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xié)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wǎng)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lián)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jié)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wǎng)(東北地區(qū)唯一制造業(yè)網(wǎng)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wǎng)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